资源县人民医院:坚持人民至上 谱写人民健康新篇章

今日资源

▲党务干部培训班开班

▲肢体动静脉内瘘手术

▲义诊

[资源讯]2022年,资源县人民医院紧紧围绕“质量立院,人才强院、技术兴院”的发展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最高服务宗旨,依托粤桂协作专家与南溪山医联体集团专家资源优势,该院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医疗服务半径不断增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在过去一年中,县人民医院共为近454785人次提供了门急诊诊疗服务,住院人次13221人次,为2197人次进行了手术治疗,为1183例次急性胸痛患者开通诊疗绿色通道并完成救治,抢救疑难危重病人325例次,血液透析治疗18733人次;危重病人抢救同比增长16.49%,其中内一科危重病人抢救同比增长39.71%;住院患者人均总费用同比降低18.56%。

强化党建引领    落实责任担当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县人民医院呼吸、消化内科医生谭逢德说道。谭逢德是资源县人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除夕前夜,谭逢德得知医院要成立疫情防控小组时,第一时间就递交了申请书,直接奔赴一线,坚守岗位30余天。
如今,一批党建强、业务精、服务好的标杆党员相继涌现。县医院始终把公益性医疗服务作为诊疗服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并结合医院党建品牌创建和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打造“学党史为民办实事,送医送健康进乡村”“我是党员我先行”等活动。党支部、团组织多渠道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医疗志愿者深入农村及边远山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专家义诊、健康讲座,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并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平台、多载体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为边远山区老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
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该院广大党员在党总支全院“一盘棋”的优化部署下,纷纷主动请缨,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无论是疫情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还是在院内严防严控的各医疗阵地,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面对生死考验,他们冲锋在前,拿得出、打得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充分彰显,为全县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一道钢铁长城。2022年12月以来,急诊科就诊人数逐日增长,就诊量从11月的日均80多人次增到现在的日均200多人次。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急诊医护人员24小时日夜坚守驻扎在工作岗位上,切实做到党旗举到第一线,身份亮在最前沿。
加强学科建设    培养专科人才
2022年6月,桂北蛇伤救治中心资源救治点正式落户资源县人民医院,标志着县医院在毒蛇咬伤救治方面迈向了新台阶。同时,该院开设毒蛇咬伤救治培训班,进一步普及蛇咬伤现场急救知识,提高医院毒蛇咬伤的临床诊治技术水平,使医护人员能更好地造福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这一年,县人民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新进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胸痛中心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儿科重症肺炎、新生儿窒息、重症手足口病等疾病的诊疗水平明显提高;外科成功完成首例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右顶叶脑内血肿清除术;内二科成功为患者开展动静脉内瘘血管成形术;重症医学科开展了床边CRRT治疗。这些新技术标志着县人民医院诊疗水平取得新进步。此外,该院针对疑难危重病例加强团队协作,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诊治(MDT)模式,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
一直以来,资源县人民医院以“科科联盟”“专家基地”等为依托,采取“选上来”“派下去”相结合方式,实现“青蓝结对传帮带”,开放技术、人才培养通道,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核心技术运用、诊疗质量控制的指导,提升成员单位自我造血能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和一批老百姓信赖的特色专科。2022年,该院组织外出医护人员进修学习148人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及交流216人次,院内学术讲座68次,邀请外院专家会诊18例次;参加粤桂帮扶培训学习2人;交流干部学习6人;全年人才培训经费投入17余万元。
深化粤桂医疗协作    提升医院医疗服务
2022年,在南山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的大力支持下, 11位选派专家来到该院开展医疗协作帮扶工作,使该院在医疗管理、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等方面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当地群众受益匪浅。中峰镇官田村村民李满玉跟记者说道:“现在很多检查都不用去桂林了,在资源也可以检查、治疗了,方便了很多,也省了很多钱。”
一年来,帮扶专家在县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指导1322次,学术讲座33次,会诊367人次,巡回义诊7例次,受诊患者930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项,诊疗门诊患者8570人次、住院患者2380人次;开展住院手术110台次。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2023年,资源县人民医院将继续围绕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行业新形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使医院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两个效益再创新高,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为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姜楠  肖凤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