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蔡昌卓建议:
资源县要坚持党建引领,始终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抓好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要狠抓特色产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建设和民生福祉上想办法、下功夫,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要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要进一步发挥好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与中央、区、市等上级媒体合作,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外宣传,不断扩大资源县的影响力、感召力。
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厅副厅长唐正柱建议:
资源县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旅游小镇要突出特色、抓住关键,找到明确的实施范围和核心区,同时应该具有旅游的开发价值、风情展示与体验、完整的保护体系、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综合的管理服务,并突出6个“风”:自然风景、建筑风貌、风俗节会、丰富特产、餐饮风味、人物风采;要打响资源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生态文章,讲好资源红色故事,展示民族特色、做好康养产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总站党委书记刘发丁建议:
资源县要踩准点、跟好步、搭上车,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要利用好新媒体、自媒体,拓宽城市形象传播途径,推出资源美丽新形象;要加大宣传奖励机制,激发宣传工作内动力,营造人人积极参与宣传的氛围;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于同媒体打交道,切实增强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能力。
《当代广西》副社长、副总编李庭华建议:
认为资源县要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契机,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地理封闭的状况,将思想的解放重点,放在现代文明思想管理的建议上,积极创造条件与经济区的合作,拓展市场途径,解决资源孤军奋战的不足;要密切关注粤港澳区域的发展动态,不断找准发展理念和举措,抢抓机遇,完善各项工作,加大宣传,提升资源知名度;要定位准高规划,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重点、突出龙头,多思考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方式,多思考本区的历史文化的禀赋,打好以八角寨为核心的绿水青山自然景观牌和以塘洞村为红色旅游资源建设核心的政治文化牌、历史文化牌。
自治区旅发委全域旅游处处长莫志东建议:
在“一核三轴”城乡体系建设上,我认为,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县城,资源县要结合国家和“十四五”的一些政策要求,按照园林城市的标准来打造,在城市的绿化园林建设和秩序方面要采取举措,尤其是在棚户区的改革当中,一定要做好规划,不要过于房地产化,注重休闲和舒适。在“三轴”的打造上,一定要有重点,建议确定北向发展轴为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设施的品位,同时要形成八角寨和崀山共建共享的理念,共同发展。在天门山和八角寨这两个龙头景区的周边配套若干小景区,配置好旅游产品,真正做到留得住客、留得住时间、留得住消费;南向发展轴着力于将形象打造好,把田园综合体,油榨坪公堂等红色旅游资源,农业观光等结合起来,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点;西向发展轴以高端游客自驾为主,做好资源保护,重点保护好苗瑶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红色资源等,树立保护就是开发的理念,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定位好形象的宣传口号,用好土地、人才等各种政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升级旅游设施,加强标准化服务,并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