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 跟党走·党史知识大家答

今日资源
361. 1931年9月21日和24日,上海3.5万名码头工人先后举行____,坚决要求反抗对中国的侵略。
A.反日大罢工
B.反英大罢工
C.反法大罢工

362.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____进行了伟大的长征。
A.第二十三军
B.第二十四军
C.第二十五军

363. 到____夏,全国已建立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连同地方革命武装共约10万人,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十多个省的边界地区或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山区。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364.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____,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
A.八一宣言
B.瓦窑堡宣言
C.华北宣言

365.1929年7月,俞作柏、李明瑞开始主政广西,其掌握的广西政权,代表____的利益,具有民主色彩,但其根基不稳。为巩固其地位,俞、李主动要求中共派干部到广西协助工作。
A.无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66.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广为流传。其中,“南陈”指的是陈独秀,“北李”指的是____。
A.李达   B.李立三   C.李大钊

367.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从1933年9月起,中共满洲省委把党领导的各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____。
A.东北义勇军
B.东北人民革命军
C.东北抗日军

368.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____中。
A.清朝官办的企业
B.外国在华企业
C.民族资本企业

369. 1936年5月,爱国人士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发起成立____,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B.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中国民主同盟会

370. 1932年12月,右江革命根据地丧失。但是革命火种并没有因此熄灭,____等继续担负起领导右江地区革命斗争的任务。
A.黄松坚和黄举平
B.陈岸和黄松坚
C.陈岸和黄举平

371.1895年,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的响亮口号____,成为此后将近半个世纪内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奏起的最响亮的旋律。
A.“自强”   B.“求富”   C.“救亡”

372.1925年在张家口召开的西北农工兵大同盟成立大会,选举____为大同盟书记。农工兵大同盟的成立,是党的联合战线政策和民族政策的一大成功,对西北、内蒙古地区的民主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A.赵世炎   B.多松年   C.李大钊

373.党的六大后,工人运动恢复和发展的突出表现是____。
A.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反日浪潮
B.各地工人争生存的斗争增多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组织有所恢复

374. 从1934年10月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____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A.8.6万余   B.9.6万余   C.10万余

375. 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广西后,红军总政治部于1934年11月29日向全军发布了____,号召全军“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不疲倦地作民族工作”。
A.《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
B.《关于瑶苗民族工作的原则指示》
C.《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

376.在中国最先倡导并吹响思想启蒙号角,被誉为进步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是____。
A.胡适   B.蔡元培   C.陈独秀

377.1924年7月的____,不仅轰动广州和香港,而且影响及于其他省、区,打破了二七惨案以来工人运动的消沉状态。
A.沙面罢工
B.五卅运动
C.省港大罢工

378.1930年3月,赣西南、闽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____分别担任政府主席。
A.曾山、邓子恢
B.罗炳辉、项英
C.毛泽东、朱德

379.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胜利会师后,于1936年11月21日取得____的胜利。这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显示了红军团结战斗的威力,对于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起了积极的作用。
A.东征   B.西征   C.山城堡战役

380. 中央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开始长征后,至1934年11月上中旬,先后突破敌人设置在____的三道封锁线,由湘南向桂北前进。
A.闽西、鄂豫边、赣粤边
B.赣南、湘粤边、湘东南

C.闽赣边、赣粤边、豫赣边


上期答案
341.B  342.A  343.B  344.B  345.A
346.C  347.C 348.A  349.A  350.A
351.A  352.A  353.B  354.B  355.C
356.B  357.A  358.B  359.A  3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