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们认真听取工作报告,不时致以热烈的掌声
(上接第二、三版)推动产业项目提质增量。做大硅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百亿级硅产业园建设,补齐资源硅产品全产业链条,做强天盛新材料、高晶科技、硅基科技等一批硅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招引硅产品下游加工企业,努力实现取材在资源、加工在资源、成品在资源,努力将资源打造成为“广西硅产业聚集示范区”。加快推进金沙钾长石、白炭黑精深加工等一批矿产品企业早日建成投产,积极争取鸡公凸、阳火坪、将军台等风电项目。力争全年实现“新入规”企业4家以上。
推动企业服务提速增效。继续巩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成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深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各项扶企惠企措施。深化政银企对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规模、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继续推进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建立部门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一企一策”服务企业,用心用情助力企业发展。
(三)着力业态创新,激发三产发展新活力
发挥生态优势。依托桂林丹霞八角寨、资江天门山、宝鼎瀑布、资江灯谷、两水塘洞老山界等景区独特的人文和旅游资源,加快全域旅游建设,争取尽快将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打造成为国家5A级景区,宝鼎瀑布、塘洞老山界景区打造成为国家4A级景区。做大资源漂流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做好2021年国际漂流世锦赛各项筹备工作,推出中峰资水丹霞5公里短途漂流,提升资源体育旅游消费。持续推行旅行社组团游资源优惠政策,依托资源智慧旅游平台,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采用实行“政企合作”开发运作模式,积极培育“江灯茶源”田园综合体,完成资水丹霞特色民宿酒店建设,打通中峰至风帆石沿江骑行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度假旅游、研学旅游。全年力争打造星级农家乐4家,星级民宿3家,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00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实现85亿元。
优化文旅体系。深挖晓锦新石器远古文化、老山界红色文化、传统河灯文化,推出“探寻远古人类”“重走长征路”等一批文化旅游产品,持续抓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资源县建设保护规划》项目实施工作,打造“西南线”和“东北线”两条“长征精神文化带”,将红色旅游、传统古村落、生态旅游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精品。深入挖掘河灯歌节、苗瑶风情等民俗文化,持续推行《河灯谣》“河灯祈福”常态化演出,完成晓锦遗址展列馆建设,强力推动资江游船及浪田瑶寨表演恢复运营,持续举办好河灯歌节暨丹霞文化旅游节,开发一批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旅游项目。深度开发资源桂北饮食文化,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餐饮品牌。
壮大服务产业。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创新、规模壮大,拓展夯实农村电商服务站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分拣仓储配送中心、仓储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建设,力争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运动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资源夜间经济集聚区。努力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农村电商经营主体54家。
(四)着力项目带动,夯实经济发展支撑力
攻坚重点项目。深化“五个一”工作机制,抓好项目生成、转化、落地,夯实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全年计划实施自治区、桂林市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86亿元,年计划投资9亿元。全力推进资源县晓锦新材料特色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区提升改造项目、国道G241梅溪至资源段改造工程三个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重点抓好资源县中医医院、资源丹霞小镇、广源水电站、坪寨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一批在建项目,确保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供销社大塘湾职工宿舍楼改造项目年底前实现建成使用,启动社岭水库前期工作,争取源口潭水库扩容、金竹坪水库工程、城区停车场PPP项目、晓锦新材料特色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深化招商引资。深化“三企入桂”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一把手”带头招商,大力推行精准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形成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创新招商模式,完善招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不断探索招商引资的新模式。明确招商目标,依托资源县现有优质特色农产品,引进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深入发掘产品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资源高森林覆盖率以及丰富林木资源,引进竹木药材深加工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依托现有矿产品加工企业,鼓励企业主带头以商招商引进下游制造企业,争取培育2家以上矿产品下游制造企业。发挥“自治区特色旅游名县”品牌优势,引进健康养生项目,大力推进特色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全年力争引进优势龙头企业2家,新签亿元项目6个以上。力争完成区外境内到位资金26亿元以上,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围绕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组建项目报批、安征迁等服务专班,优化矿权设置流程,切实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强化土地保障,加大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清查处置力度,通过占补平衡、土地整治、增减挂钩等方式,科学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加大前期投入,通过项目前期购买服务、EPC等模式,加快策划项目转化升级。强化资金保障,推动财政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担保基金直接投向重点企业和项目。强化人才保障,引导优秀干部向经济发展一线集聚。
(五)着力完善服务,增强城市发展生命力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县城业态规划,提升县城4A景区管理和城区配套设施。大力推进县城绕城公路、老旧小区改造、城区停车场PPP项目及城南“潜龙湾”休闲公园等项目建设。分期启动县城支道支路“白改黑”建设工作,加快5G建设,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同部署同安排。推进县城天然气供应二期工程,努力实现城区天然气供应全覆盖。有序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县城绿化、垃圾清运处理保洁及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积极谋划城区水厂扩容及管网维护,按时保质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社会经济和民生发展提供有力规划保障。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巩固自治区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强化长效管理举措,建设一支法制文明的城管执法队伍,健全城市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扎实做好西延市场、城北市场、汽车站、校园周边秩序整治,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的人居环境。严格卫片执法检查,加大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面履行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建筑市场监管。下大力整治载客三轮车乱象,完成公共电踏车项目建设,加快规范城区车辆停放管理工作,根治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深入推进道路运输治违治超工作,强化超限超载源头治理。严格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加大“黑车”打击力度,进一步优化县域公交线网。
(六)着力污染防治,守护生态环境高颜值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空间管制制度,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层层落实保护责任。深入推进坪寨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持续开展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切实抓好野生动物保护和木材经营市场秩序整治。全县力争实现植树造林3500亩。
深化环境治理。坚持绿色发展模式,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全面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做好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工作,不断深化工业废气、施工粉尘、渣土运输、道路扬尘等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城区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5%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林长制”,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加大资江、浔江流域治污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和畜牧养殖污染排放,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质优良率100%。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强化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监管力度,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
(七)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夯实社会民生基础。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切实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9项十严格”措施,稳步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大力实施稳岗、减负、扩就业政策,组织好“春风行动”“就业促进月”等专场招聘活动,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力度,确保就业政策落实落地。完善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扎实做好“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加快推进资源镇中心完小、梅溪初中等项目建设。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综合改革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实效。紧盯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广大群众参保积极性和政策知晓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提升医保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补助标准适时予以调整。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动态管理工作。不断深化自治区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努力提升治理能力。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全力做好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建设“平安资源”。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范地质灾害等工作。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信访积案化解率达80%以上。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双拥共建、人防、国防动员、退役军人等工作。继续做好统计、民族宗教、方志档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和红十字会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
各位代表,发展的重任和人民的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效能提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中央、自治区、桂林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治政府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县监委主责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府”。坚持务实勤政。坚持干字当头,一心一意谋发展,沉下心来,不折不扣抓落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精文减会,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确保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政府各项工作。坚持廉洁从政。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一以贯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巩固提升基层减负实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塑造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做好2021年政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践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