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抓实效
精准是要义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2日)
尽锐出战精准施策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二0一八年新年贺词(2017年12月31日)
巩固脱贫成效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但现在大部分地区产业扶贫措施比较重视短平快,考虑长期效益、稳定增收不够,很难做到长期有效。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正视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2日)
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要强化脱贫攻坚资金支持,在投入上加力,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8日)
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
考核评估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用明显。我一直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而且要较真、叫板。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二0一七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等情况的汇报》时的讲话(2018年3月22日)
扶贫政策要保持稳定
为支持脱贫攻坚,中央和有关部门、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强度密度空前,关键是要确保兑现、落地生根。目前看,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要抓好落实,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行动要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要突出精准。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政策要保持稳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政策要保持一段时间。驻村帮扶、东西部协作扶贫、定点扶贫等政策要继续执行。同时,要针对特困地区、特困群体和贫困村,研究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必要时采取一些超常规的办法推动脱贫。对此,中央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2月21日)
各方参与是合力
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
——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指示(2018年6月)
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
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关键是要激发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愿意来、留得住。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支持政策,如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等支持政策,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政策,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企业给予扶贫再贷款的政策,等等。这些政策要加紧细化、落到实处。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0日)
推进多方力量参与扶贫
我们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2日)
大扶贫格局
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