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村是我们资源镇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今天这么多人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是村里的一大喜事,希望大家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将来回报社会、建设家乡、孝敬父母。”资源镇党委书记魏玉国寄语道。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8月19日,资源县资源镇晓锦村在村委会议室举行2022年新生表彰会,庆祝13名优秀学子在今年的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入理想院校。
一年考出13个大学生绝非偶然。晓锦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全村3628人有一半的村民都在外务工,“子女教育越来越受到父母的重视,今年是历届学子中考上最多的!”晓锦村党支部书记蒋小军告诉记者,大多数外出务工的村民,也选择到孩子读书的学校附近务工,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孩子读书。最近五年,晓锦村已有大学生近60人。
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让乡村失去琅琅书声的民族同样没有明天。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县的学龄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县、镇集聚,乡村学校学龄人口密度不断下降,出现了“城挤乡空”的教育发展困局,晓锦村便是其中之一。
“2020年下半年的时候晓锦小学停办了!”“毕竟,城里的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比农村学校好一些。”蒋小军说道,在大部分学生去城里上学、村里师资困难的同时影响下,村里的小学就撤校合并了。
“希望能把好学校办到家门口,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蒋小军告诉记者,学校的停办给乡村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城里教育好,但是花销大,小学也不能住校,得有人去特别照顾,对于困难家庭便是雪上加霜。随着恢复村里教学呼声的增大,经村“两委”走访发现,村里有30余户家庭希望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为此,村里正在积极与教育局协调恢复,并且,学校已经整修完毕。
晓锦村党支部书记 蒋小军:
晓锦村学生 蒋杰:
晓锦村学生家长 唐开亿:
在资源县,晓锦村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乡村教育要发展,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农村地区学校与城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很重要,只要乡村教育办好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就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