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广西师范大学组织一批印尼留学生走进资源县中峰镇,开展了一场深度融合乡村观察与文化体验的特色活动。留学生们在田间地头感受现代农业活力,在村落民居触摸乡村振兴脉动,在民俗互动中品味民族文化魅力,用脚步丈量中国乡村的发展图景,用心灵感受多元文化的交融之美。
第一站,印尼留学生们来到杨氏葡萄园——资源县农业行业代表实训基地,用眼睛捕捉标准化种植的生动实践。藤蔓间挂满的特色葡萄品种让人目不暇接,技术员细致地讲解着葡萄从培育到采摘的全流程,从土壤改良到智能灌溉,从品种选育到绿色防控,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
留学生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纷纷动手体验葡萄采摘。大家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葡萄架下,仔细挑选着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的葡萄,在葡萄架下拍照留念,有的忍不住当场清洗葡萄品尝起来,清甜的汁水在口中散开,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大家不时拿出手机拍摄,用翻译软件询问细节,对科技如何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发出阵阵赞叹。
离开葡萄园,一行人辗转至山里山农产品有限公司。从新鲜饱满的本地蔬果,到包装精美的深加工产品,原生态食材通过市场化运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原来这里的绿水青山,真的能变成带动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一位留学生在参观后,通过翻译表达了自己的感悟,直观的产业图景让这一理念在他们心中有了具体的模样。
午后的阳光洒在抱财丘粤桂协作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错落有致的民居、整洁的村容村貌、完善的基础设施,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巨变,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场景,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鲜活注脚。最让留学生们兴奋的,当属瑶族文化体验环节。竹竿舞的欢快节奏响起,在瑶族同胞的热情邀请下,留学生们跟着瑶族姑娘的脚步跃动,在竹竿开合间体会着民俗舞蹈的灵动;热气腾腾的糯米被倒入石臼中,留学生们手持木槌,亲身体验了舂粑粑,木槌起落间,松散的米粒逐渐变得黏糊起来,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悠扬的瑶歌回荡在广场,精美的瑶绣在瑶族阿姊和留学生身上闪耀,大家在热闹的互动中深刻感受到瑶族文化的独特韵味,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此次中峰镇之行,不仅让印尼留学生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发展活力,更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之美,为中外文化交流写下了温馨的一笔。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体验,对中国乡村振兴成果和民族文化魅力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将把这份收获分享给更多人,为促进中外交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