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县城的大街小巷与阡陌乡村之间,有这样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城乡公交。它们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城乡之间,承载着村民的生活期许,即便面临重重困境,依然以温暖的服务,勾勒出一幅充满人文关怀的便民画卷。
城乡公交的运行,精准对接着县城与乡村的需求脉搏。县城周边的马家、金山、文洞等村,每日都有村民需要往返县城,或采购生活物资,或办事求医。城乡公交从清晨7点开始,在县城十字街与这些村镇之间来回穿梭,让村民告别了过去徒步或乘坐简陋交通工具的不便。而在梅溪镇与瓜里乡,从坪水底村出发,途经梅溪镇街上、八角寨、白竹村等多个村落,最终抵达瓜里乡街上的公交线路,更是成为两乡镇居民交流往来的重要纽带。
然而,这份便民服务的背后,是城乡公交艰难的运营现状。每天的客流量极不稳定,一些线路如县城城北汽车站至县公安局(中峰镇产子坪)线路,一趟车上多则10余人,少则寥寥几人,客源稀少,且多为老人,虽然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车,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但也加剧了公交运营收入低、成本高的压力。此外,共享电动车、三轮车的出现,也抢走了不少客源,让城乡公交举步维艰。但公交公司依然咬牙坚持,只为不让村民陷入出行难的困境。
在艰难运营的同时,城乡公交始终将服务质量放在首位。司机师傅们会为没有零钱的乘客找零,随叫随停,充分考虑村民出行的实际情况。公交公司还积极引进新能源公交车,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支付方式上也紧跟时代步伐,支持扫码付款,县城城北到公安局路线收费2元,扫码还能享受1.6元的优惠,各乡镇路线按距离收费,最高仅4元,让最远距县城约12.5公里的村落居民也能以实惠的价格便捷出行。
每一辆城乡公交都是一个温暖的小世界。司机与乘客超越了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更像是熟悉的老友。老人们上车时,司机会放慢车速,叮嘱“您慢点儿”;乘客落下物品,司机也会妥善保管并及时归还……这些点滴细节,让城乡公交成为传递温暖与关爱的载体。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乡公交虽不是最耀眼的存在,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坚守在服务村民的第一线。它用便捷的出行、贴心的服务和浓浓的人文关怀,织就了一张连接城乡的温情网络,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照亮着村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