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融媒体中心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石山底:“示范屯”蕴藏的幸福“密码”

来源:资源县融媒体中心 1669


暑假期间,田园乡村游备受青睐。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石山底屯凭借独特的苗家风情和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一大早,就有许多游客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清凉的水上嬉戏。

驱车从深圳过来的党女士是第二次来到这里。“这里空气真的很好,‘五一’的时候我们全家来过一次,今天我邀约了几个朋友,带着孩子们再一次来到这里。龙洞峡里真的好凉快,孩子们还可以在这里戏水,景色又好,还有五排油茶真是太合我们胃口了,大家玩得很开心。”

龙洞峡景区就在石山底,峡谷内溪水清澈冰凉,河石粒粒可数,狭长山谷中分布有双岩二石、九潭两瀑一彩溪、半边铜镜落七沟等自然景点。经过提质改造升级,该景区已于去年4月对外开放。

“现在游客看到我们的村子,都很惊艳,问我们村子是景区吗。我都和他们说,这里是一个特色村寨。”石山底屯党支部书记兰永忠告诉记者,车田村石山底屯原是被困在深山的深度贫困村,全屯67户27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5%,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落后,人多地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这几年,我们对石山底屯居民的苗楼进行修缮,新建起游客中心、苗秀楼、连心风雨桥、同心广场等苗族特色建筑群,还成立了民族文化传承党员先锋队,将精通‘呢那呢’山歌、打油茶、瑶绣等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推动了石山底屯‘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提质升级。”如今,石山底屯先后捧回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多块荣誉牌匾,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屯。

环境的提升改善只是石山底屯作为示范屯的幸福“密码”之一,想要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车田苗族乡通过排查石山底乡村公社、食用菌厂、“五排河漂流”土特产加工厂等产业基地党员情况,成立两新党组织“车田苗族乡石山底种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构建“党员+脱贫户”结对帮扶模式,目前已经带动石山底21户群众生产就业,带动群众培植食用菌、茶叶、富硒水稻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发展“农家乐”。乡党委联合车田苗族乡石山底种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谋划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出“石山底农文旅观光体验游”系列线路;引进中国邮政“邮乐网”电商平台,联合县供销社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拓展石山底屯农文旅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实现产销对接。

如今,车田苗族乡以打造石山底屯粤桂协作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激活发展引擎、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路边的稻田也是农事体验区,将原有的稻田重新进行了规划,结合稻田、蔬菜、油菜花、草莓、食用菌等具有观赏性及经济效益的农作物打造大地景观,分季节种植,做到一季一景,春天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夏天是绿油油的富硒稻及肉质鲜嫩的禾花鱼,秋天是金灿灿的富硒稻,冬天是皑皑白雪包裹的高山有机蔬菜。”兰永忠说。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石山底屯办起了苗家农产品加工厂,整个车间占地1800平方米,通过收购本地材料进行加工,一年能够加工100多吨农产品。加工厂常年与21户脱贫户签订劳动合同,加工的农产品种类繁多,有腊肉、腊肠、腊鱼、血粑豆腐、萝卜干、红薯干、南瓜糖、冬瓜糖、生姜糖、辣椒酱等等。

好山好水,处处如景点,石山底屯的美丽蜕变,不仅改善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让大家对致富有了新方向。在石山底屯党支部的带领下,现在石山底屯正在着手打造康养度假区,构建休闲玩乐全方位服务的新发展格局。“我们的石山底民宿旗舰店,总面积是7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6个房间,1个KTV包厢、1个35平方米的游泳池、8个车位。建成后将成为该景区的高端民宿,吸引更多的优质游客。”兰永忠告诉记者,现在石山底67栋房子,经过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后,家家户户都可以做民宿、搞餐饮,下一步将通过民宿旗舰店、石山底和龙洞峡的带动引领,有序引导这里的群众发展民宿和农家乐,让他们在家里就可以当老板、发家致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车田苗族乡以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为主攻方向,高度融合发展为核心,优化要素配置、空间布局,按照“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思路,致力于挖掘和利用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改善环境、提升景观,持续辐射联动,为农户创收,实现区域叠加效益。下一步,车田苗族乡将把石山底乡村振兴示范点按照五大振兴的标准来持续打造,进一步结合自身的条件探索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有苗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桂林市资源县融媒体中心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