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在3~6岁儿童中很多孩子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知识,家长、教师对儿童安全缺乏了解,往往过高估计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而轻视对儿童安全方面的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和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资源县民政局联合桂林市仁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持续在全县内幼儿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儿童安全教育活动”儿童安全反拐演习活动。
演习现场,幼儿园老师离开教室几分钟后,由家长假扮的“人贩子”进入幼儿园教室,以送小礼物、小糖果等方式骗取小朋友的信任,进而实施“拐卖”犯罪活动。有的幼儿被“拐卖”;有的小朋友表现很好,面对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为所动;令大家感动的是,其中一名小朋友不仅自己没有“被拐”,当看到陌生人准备带走其他小朋友时,及时提醒同学不要跟陌生人走,拦在前面大声呼喊老师。
演习结束后,所有小朋友在老师、民政工作人员和仁人社工的引导下进入各班教室。由桂林市仁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对演习的结果,对比小朋友在“被骗”过程中的表现,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场景,向小朋友及其家长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讲述反拐防拐知识。并针对小朋友单独在家里,陌生人来敲门自称是快递员或者爸爸妈妈的朋友;在小区内发现陌生人接近,引诱小朋友外出游玩;陌生人冒充爸爸妈妈的朋友来接小朋友等问题,结合生动直观的事例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小朋友正确应对处置,取得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幼儿家长们纷纷表示,他们将针对演习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和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安全和反拐意识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据悉,此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儿童教育安全活动贯穿全年,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拐卖、学习正确反拐知识,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依旧保持一颗善良纯真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