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摩托车、一双解放鞋、一顶竹帽”就是刘周沛留给人民群众的印象。他是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村党总支副书记,在他担任村副书记的时间里,秉承“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任务,百姓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工作”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致力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在“干”字上谋发展,脚踏实地,抓好党建促经济
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刘周沛非常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总要求,发挥政治能力强、组织能力硬、作风能力正的政治优势,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石。2021年坪水底村党总支荣获资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2年荣获资源县“三星级基层党组织”称号。在党建的引领下,坪水底村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近年来,坪水底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投资入股资源丹霞生态能源有限公司40万元,每年可分红4万余元;每年获得国家生态公益林补贴40.5万元;每年获得仲楚农业有限公司分红22.5万元。现该村集体经济已达200多万元。
在“闯”字上求实效,敢想敢做,聚力产业求突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刘周沛常说“带领群众致富,是我们村‘两委’的职责”,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他带头成立合作社,与驻村工作队一道探索以“党建引领变思路,科技助力强支持,资金撬动促发展,消费帮扶解难题,品牌运营促提升”的产业帮扶举措,推行“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产业帮扶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成立坪水底村金杨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养殖业;2017年8月发展养殖龙胜凤鸡;2019年发展稻-渔-薯一体化产业;2021年发展白芨、玉竹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业;2023年发展林下经济。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成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同时,他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争取良种提高作物产量,主动学习种养技术,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种养技术。2022年,他在桂林农科院争取1万元的优质富硒水稻良种,免费为村民发放优质水稻种子,那一年水稻产量翻了一番。
在“民”字上下功夫,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惠民生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结合本村实际,带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行动,及时高效地开展卡口值守、疫情流调、核酸检测和接种疫苗等工作。在近三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坪水底村未出现感染事故,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在森林防火、保护耕地良田和水源等工作中,他谨记安全无小事,深知重任在肩,时刻守护着良田、青山和绿水。他结合本村面积大、人口多、分布广等特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护林护田护河政策,发放森林防火材料,把这些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让村民家喻户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基层村干部的职责所在”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他除做好日常的产业验收、交通补贴、入户排查工作外,还经常深入困难群众家,帮助其解决困难。不定期和村民开展“围炉夜话”,倾听群众声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村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主动上门讲解政策,入户帮忙填报申请材料;面对他帮扶的脱贫户,他积极引导发展产业,特别困难的,主动提供资金支持,逢年过节给予慰问。
“刘周沛为人老实憨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时经常走村入户,倾听群众倾诉,群众有事情都喜欢找他。”杨柳冲组党龄50年的马宗玉老人说道。
群众工作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只是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使命。刘周沛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老黄牛”式好干部,他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立足本职岗位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