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河口瑶族乡坚持以党建引领防溺水安全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党建+防溺水”工作模式,激活党员“红细胞”,全力守护青少年儿童安全,围绕“网格管理、多元宣传、志愿服务”出实招,以“党建+”模式筑牢防溺水“红色堤坝”。
“党建+网格管理”,筑牢生命“防护墙”
河口瑶族乡成立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先后3次召开防溺水工作联席会、部署会,制定《河口瑶族乡2023年防溺水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扎实推进防溺水“党建+网格化”管理,构建“乡党委+村党组织+村民小组”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网络,筑牢守紧安全防线。
“党建+多元宣传”,安全教育“不打烊”
河口瑶族乡组织学校以“十个一”教育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开展大签名、大宣誓等活动10余场;线上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如何自救、复救、“四个一”及“六不一会”等防溺水相关知识,不断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线下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夜话会、入户走访及巡逻车载喇叭播放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防溺水氛围,实现宣传无死角、全覆盖。截至目前,全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300余份,张贴警示标语30余条,与学生家长签订防溺水教育监管承诺书300余份。
“党建+志愿服务”,巡查守护“不歇脚”
河口瑶族乡成立“防溺水党员先锋队”及“志愿者服务队”,带头开展防护工作。组织全乡5个行政村对辖区内山塘水库、河渠和水坑等重点水域进行全覆盖排查,特别加强对居住在危险水域附近的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等重点学生群体的宣传,警示学生不得擅自靠近野外水域,为学生们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在风险水域严格落实“四个一”(1条安全绳,1根救人竿,1个救生圈及1个警示牌)要求,完善应急处置工具,确保在紧急情况时能有效及时处置。同时,对辖区内危险区域进行每日不间断巡查,重点关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并及时驱散制止下河戏水及垂钓人员,切实做到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降低溺水风险,形成防溺水安全工作合力。截至目前,河口瑶族乡成立防溺水党员先锋队6支,及时更换和增设安全警示牌10余块,配备50米救生绳、救生杆、救生圈1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