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资源镇同禾村,总面积19.3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组,942户3090人。全村以绿色植物为被褥,以清泉山水为血脉,是一个集旅游、宗教、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村庄。同禾村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曾由于发展思路不明晰、交通条件落后、产业发展不成熟等原因,一穷二白。但在短短的三年里,实现了全村覆盖硬化道路和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组的不懈努力。
同禾村有大量的中药材、优质稻以及松、杉、竹等产业,但都是散户种养,存在着风险抵御能力差、产品销路窄等问题,导致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产业发展落后。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才能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和发展活力?发展的同时怎么样才能保护好环境,为后代留下真正的“金山银山”?同禾村的第一书记黄翊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对这些问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装扮“黑美人”,走好粤桂路
▲同禾村第一书记黄翊在黑鸡养殖基地
一次偶然的聚餐给了他们灵感,餐桌上摆着一盘黑乎乎的肉,从表皮到内脏和骨头都是黑的,黄翊尝了一口问村党支部书记赵雪玉:“这个脆脆甜甜的肉是鸡肉吗?”赵雪玉说:“对的,这是我们资源的黑鸡……”黄翊瞬间获得了灵感,回到住处后立刻查询了黑鸡的资料。资源黑鸡号称“黑美人”,其味似于甲鱼,优于鸽肉,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含量低,且有治疗头痛的功效。资源县有养殖黑鸡的自然、地理独特优势以及养殖历史。黄翊将打算在村里发展黑鸡养殖的想法告诉了赵雪玉,两人一拍即合,迅速召集村“两委”班子人员共同谋划相关工作。
项目启动初期,黄翊、赵雪玉、村“两委”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黄翊主要负责探索企业对贫困人口的带动形式和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方式,赵雪玉主要负责研究养殖基地的设计布局和建设规模,其他人员负责到有一定养鸡经验的村进行考察学习,评估大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并做好养殖基地周边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一番比较考察后,综合了成本、位置等因素,同禾村以二手价购入高速路建设时搭建的工棚作为鸡舍,开始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养殖黑鸡。即合作社发放鸡苗给农户,同时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签订黑鸡回购协议,待成鸡出栏时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黑鸡的运作模式。
在鸡苗的选择上,为降低成本、保证鸡苗的品质、保证价格的灵活性,黄翊与村干部商讨后,决定采取自行育苗的方式。而育苗的关键就是设备。黄翊为此向其派出单位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汇报了此项目的优势寻求帮助,并成功申请了一套孵化设备。在销售渠道上,注重媒体宣传,同禾村黑鸡产业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第一书记》节目、广西新闻网、桂视网等媒体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认可度。此外,利用“粤桂合作”的有利契机,在粤桂合作政策的催化下,积极向广东肇庆市端州区推广黑鸡产品,与端州区的企业签订销售协议,通过成鸡宰杀、真空包装、冷冻运输的服务,成功打开了广东市场。2018年黑鸡产业覆盖同禾村69户贫困户,覆盖率超过80%,每户增收约3000元。在全县覆盖十多个村,带动680余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之路。目前全县黑鸡养殖数量为50万羽、存栏量20万羽,年销售量达30万羽,年产值约3000万元,有力推动了同禾村乃至全县的产业发展,助力了资源县脱贫致富。
发展羞红布福娜,同禾“姐妹”共争艳
▲其他乡镇人员到同禾村学习布福娜果的种植技术
同禾村在培育“黑美人”的同时,并没有停下发展其他产业的脚步。村支书赵雪玉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了一种她自幼非常爱吃的深山中的野果子——布福娜果,这种野果子清甜可口,清热降火,泡酒祛风,久服养颜,一分地的果子能卖差不多2000元,收益远远超过种植稻谷的收益,若能发展为产业,将带动同禾村的经济发展。说干就干,为了证明种植布福娜果的可行性,赵雪玉漫山遍野寻找种苗,起早贪黑为它们浇水施肥除虫。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一年下来,这些苗死了近一半,让人心灰意冷。
黄翊了解情况后,鼓励赵雪玉:“既然这种产品的市场前景好,种苗也没有渠道买,那不如先一边种果,一边研究育苗的方法,到时候再想办法寻求一些支持,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做一个示范产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赵雪玉在黄翊的鼓励下开始研究种苗培养的方式,由于这类作物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在当地也找不到相关的技术支持,她只能摸索前行。期初,她将成活的苗枝干剪下,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培育,一年内,扦插苗的长势很好,但到了次年要挂果的时候扦插苗又全枯萎了,让人难免有些难过。黄翊对此也是心急如焚,他忽然想到布福娜果属于藤本植物,喜欢攀爬,有了规范的攀爬架子长势将会变好。于是他立刻积极向其派出单位争取了一些水泥桩和铁丝网,用来给产业基地搭架。有了黄翊的支持和信任,赵雪玉便又鼓起干劲。
搭建好架子后,赵雪玉和她的丈夫一起再从扦插苗、高压苗、果种育苗等多种方式进行试验,经历了前两次的失败,赵雪玉吸取了教训,期间她阅读了很多育苗的技术资料,育苗方式有了很大改进:育苗期间不仅考究了行距、肥料类型、温湿度等,而且对肥料种类和施肥的时间周期都做了详细的对比。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到了育苗的科学方法,次年布福娜果的种植规模就发展到了1亩多。
布福娜果产业发展至今,按照市场价估算,每斤果30元,亩产2000多斤,除去成本,种植户每户年收益20000多元。赵雪玉通过入股分红,为有种植意向的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同禾村布福娜果产业发展和种植户增收致富。
▲冷泉鱼合作社的鱼塘基地
如今的同禾村,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先后成立了包括黑鸡、布福娜果、冷泉鱼、竹狸养殖等在内的多家专业合作社,加上入股光伏发电项目收入、公益林补偿收入等,同禾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近20万元。下一步,同禾村将合理利用这些资金,科学发展集土地流转、环境美化、产业发展、百姓增收为一体综合性产业,力争打造一个经济与人同旺、山水与民风同美的美丽新农村。